项目招标前期的质量控制

天津信诚盛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21-04-10


2.1.1   招标人沟通

及时进行沟通、协调活动是确保招标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签订代理合同后,招标代理机构应与招标人妥善沟通,以了解项目需求及招标人对委托招标项目的期望和具体偏好。根据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招标流程操作时间过程制定项目招标策划方案。对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向招标人做好提醒工作,尽量避免采用事后补救的消极处理方式。主要做以下事项:

1)了解招标人对招标项目的成本控制、工期、质量、服务等要求以及招标人资金安排的要求。

2)要全面而细致地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主客观、有利与不利因素,使招标进度恰当合理。整个代理过程每一个程序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自审、校核、审定、批准四级审查制,以确保招标代理的全过程符合招标人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1.2   资格预审

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后,招标人应当组建评标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进行审查,从而淘汰一批不符合招标要求的投标人,选择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更优秀的投标人参加投标,提升招投标过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总的来说,资格预审阶段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技术素质的高低,是否参加过评审工作,直接影响到评审结果。为了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证性,评标委员会必须具有权威性。评标委员会必须由财务、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天津工程招标‍

2)资格预审评审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衡量潜在投标人是否有能力执行项目合同。评审因素应尽可能地涵盖财务方面、施工经验、人员及设备的配备、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等方面。审查并核实潜在投标人提交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充分保证其存在的真实性,同时还需要和政府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及时向所有参加资格预审申请人公布评审结果,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再具有投标资格。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津国际招标天津工程招标‍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