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厚得像本书,条款看得头晕?"
"低价中标后才发现是巨坑?"
别担心!干了10年工程的老司机,教你用接地气的方式看懂招标那些事儿。
1. 招标文件要"三看"
看资质要求:别等投标了才发现自己缺证(比如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看付款方式:写着"竣工后付70%"的要小心,现金流撑得住吗?
看隐藏条款:小字写着"变更不超过5%"?实际施工可能超30%!
✅ 建议:拿文件先找法务圈重点,别急着做标书!
2. 控制价就是"生死线"
甲方给的控制价要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比如低30%),八成是:
✓ 等着施工中增项
✓ 质量要求会打折扣
对策: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逐项核对,别被"低价中标"套路
3. 投标别当"陪跑专业户"
见过惨案例:某公司连续投5次标,次次第二!
后来才发现:
竞争对手和甲方"关系户"用完全相同的投标价
技术标评分标准早就内定
✅ 防坑技巧:
提前打听项目背景(谁主导?有没有意向单位?)
明显陪标的标(比如要求特定专利证书)直接放弃
4. 合同要盯死这3条
变更索赔条款:"设计变更超5%可调价"写进去
工期罚款:雨天/疫情等不可抗力要免责
质保金:超过5%的都是耍流氓(行业标准3%)
5. 中标后才是真正的开始
立即做三件事:
现场复核图纸(经常发现和招标文件不符!)
锁定材料供应商(别等涨价了才采购)
建立变更台账(每张签证单都要甲方当天签字)
血泪教训:
某工地因"按图施工"后发现招标图纸标高错误,返工损失200万——就因为没复核图纸!
总结:招标就像相亲
▪️ 别光看"彩礼"(合同价),要看"过日子"(后期执行)
▪️ 明显不对劲的项目,再大利润也别碰
▪️ 记住:宁可少接活,不接亏本活